广西道尚文化首页    关于道尚    道尚寄语    【道尚寄语】君子不器,大器免成,一法不立,无法不容。

【道尚寄语】君子不器,大器免成,一法不立,无法不容。

【道尚寄语】君子不器,大器免成,一法不立,无法不容。

清扬子按:此语有生吞活剥的嫌疑。分别摘自《论语》、《道德经》和恩师辽海于文政先生的“诗本无法,有法必空,一法不立,无法不容”。

道尚箴言,道尚语录,道尚格言,道尚寄语,道尚文化,道尚心语

以下是道尚君对这几句话的深入解析:
 
君子不器
- 出处与基本含义:出自《论语·为政》,“器”通常指具有特定用途的器具,如碗用来盛饭、锤子用来敲打。“君子不器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,只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功能或用途,强调君子应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与素养,不能仅仅成为只擅长某一专门技艺的人。
- 内涵延伸:从品德修养层面,要求君子不应只追求外在的技能,更要注重内在品德的培养,具备仁爱、礼义等美好品德。从社会角色角度,君子应能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发挥作用,承担多种社会责任,而不是被固定在单一的社会角色上。
 
大器免成 
- 出处与基本含义:源于《道德经》,有的版本写作“大器晚成”,但也有“大器免成”的说法。“大器免成”可理解为最伟大的器物、最有价值的成就,往往不是通过刻意的、急功近利的方式去完成的。
- 内涵延伸:从道家思想来看,它体现了顺应自然、无为而治的理念。就像自然界中,参天大树并非人为刻意催成,而是在自然环境中慢慢生长。在人生层面,一个人要取得真正伟大的成就,不能过于急切、功利,而应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,厚积薄发,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。
 
一法不立,无法不容 
- 出处与基本含义:常见于佛教等思想领域。“一法不立”是说不执着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方法、法则或观念,不被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所束缚。“无法不容”则是在不立一法的基础上,能够包容、接纳世间的一切法,即各种不同的现象、观念和方法。
- 内涵延伸:从哲学思维角度,它倡导一种超越固定思维框架的认知方式,提醒人们不要被既有的规则、观念限制住思维,要以开放、灵活的心态去看待世界。在实践层面,比如在处理问题时,不局限于一种方法,就能根据具体情况,灵活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,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,同时也能理解和包容不同人的不同做法和观点,达到一种圆融、豁达的境界。

 

总体而言,这两句话都体现了一种超越常规、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和规则的思想,强调了在个人修养、做事方法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等方面,要保持开放、灵活和自然的态度,以达到更高的境界。

 

【道尚寄语】君子不器,大器免成,一法不立,无法不容。

道尚箴言,道尚语录,道尚格言,道尚寄语,道尚文化,道尚心语